前言
隨著現代家禽業的不斷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我國蛋雞數量迅速增加,這得益于飼糧中油的增加。油是最常用的蛋雞飼料中的能量來源,油脂的添加發揮了多種積極影響,如提高產蛋性能、蛋品質、適口性、采食量、動物免疫力和降低發病率等。同時,蛋雞的肝臟是脂質代謝的主要器官,超過70%的脂肪在蛋雞肝臟合成,肝臟中脂質堆積過多會導致嚴重的代謝紊亂。集約化養殖中產生的頻繁應激和油脂的長期使用容易導致產蛋后期蛋雞脂肪肝出血綜合征(Fatty liver hemorrhagic syndrome,FLHS)。FLHS是蛋雞的主要代謝性疾病之一,會導致肝臟質碎易脆、肝臟出血腫大、肝臟顏色由深紅色轉為土黃或黃褐色的嚴重損傷,會造成生產性能低下,甚至死亡率上升,FLHS 對家禽業有巨大的經濟影響,因此,調節脂質代謝對維持健康、改善雞蛋品質性狀和預防疾病至關重要。
肝臟組織形態
見圖1,隨著膽汁酸添加量(200、300和500 mg/kg)的增加,脂肪變性灶在減少,肝細胞胞漿內的白色圓形空泡逐漸減少且變小,脂肪滴減少,發生脂肪變性的肝細胞數量顯著減少,而正常肝細胞數量增多,與對照組相比,300和500mg/kg組的肝索結構清晰可見,未發現明顯炎癥浸潤,肝細胞大小均勻,形態完好,排列整齊,胞質均勻且與胞核分別明顯,胞核位于中央,被擠到一側的肝細胞變少,肝血竇清晰可見,肝竇隙可見少量紅細胞,綜上所述,膽汁酸可有效緩的解肝脂肪變性,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肝臟的正常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添加300和500mg/kg膽汁酸效果明顯。
圖1.膽汁酸對蛋雞肝臟形態學的影響
紅色框為選取的400X視野;黃色箭頭代表脂肪空泡。
A、B、C、D為顯微鏡下40X視野;E、F、G、H為顯微鏡下400X視野。
膽汁酸對蛋雞肝臟脂質代謝的影響
見表1,隨著膽汁酸添加量(200、300和500mg/kg)的增加,丙二醛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呈一次和二次線性降低(P<0.05)。與對照組相比,300和500mg/kg膽汁酸處理的丙二醛含量均顯著降低(P<0.05),且300 mg/kg膽汁酸處理的丙二醛含量顯著低于200mg/kg膽汁酸處理(P<0.05);與對照組相比,300mg/kg膽汁酸處理的甘油三酯含量顯著降低(P<0.05)。
表1.不同水平膽汁酸對蛋雞肝臟抗氧化和脂質代謝的影響
膽汁酸對蛋雞肝臟脂肪酸的影響
隨著膽汁酸添加量(200、300和500 mg/kg)的增加,C18:0的含量呈一次線性降低(P<0.05),C18:0的含量和n-6PUFA/n-3PUFA呈二次線性降低(P<0.05),C18:1n9c和MUFA的含量均呈一次線性升高(P<0.05),C18:1n9c、MUFA、n-3 PUFA的含量均呈二次線性升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300mg/kg膽汁酸處理的C18:0含量和n-6 PUFA/n-3 PUFA顯著降低(P<0.05),300mg/kg膽汁酸處理的C18:1n9c、MUFA和n-3 PUFA含量均顯著升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200和500mg/kg膽汁酸處理的C18:0含量均顯著降低(P<0.05)。其他均差異不顯著(P>0.05)。
膽汁酸對蛋雞肝臟基因的表達
見圖2,隨著膽汁酸添加量(200、300 和 500 mg/kg)的增加,HSL和FABP4基因mRNA的表達量均呈一次和二次線性升高(P<0.05);FAS和SCD基因mRNA 的表達量均呈一次和二次線性降低。與對照組相比,添加膽汁酸的各處理的HSL 和FABP4基因mRNA的表達量均顯著升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300 mg/kg膽汁酸處理的FAS和SCD基因mRNA的表達量均顯著降低(P<0.05),且300 mg/kg膽汁酸處理的SCD基因mRNA的表達量顯著低于200 mg/kg膽汁酸處理(P<0.05)。其他均差異不顯著(P>0.05)。
小結
蛋黃的脂質合成部位是肝臟,為了滿足產蛋需要,肝臟常高負荷運轉并造成嚴重代謝負擔。蛋雞的高負荷運轉不僅會導致TC、TG含量在肝臟中沉積,還會影響肝臟脂肪酸的組成,相比于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對肝臟的損傷更大。為了緩解肝臟中大量的脂質沉積,生產中常添加外源物質來調節肝臟中脂肪的合成與轉運速度,以此降低肝臟中TC、TG的含量。本研究發現添加膽汁酸可有效緩的解肝脂肪變性,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肝臟的正常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飽和脂肪酸含量有降低趨勢,單不飽和脂肪酸和n-3 PUFA含量有升高趨勢;丙二醛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顯著降低;HSL和FABP4基因mRNA的表達量呈現升高趨勢,FAS和SCD基因mRNA的表達量呈降低趨勢,這進一步證明了添加膽汁酸可以有效改善蛋雞肝臟健康。
原文:膽汁酸對產蛋后期蛋雞生產性能和腸肝功能影響的研究
作者:張云龍
備注:轉載只為分享,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