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溫度下豆油在生長豬生產中的應用:
低溫條件下豬基礎代謝提高,免疫系統面臨的挑戰增加,這導致豬需要更多的能量來維持體溫與生命活動。由于缺失棕色脂肪儲存庫,豬通過非顫抖產熱維持體溫的能力較低,低溫對豬健康的影響較大這導致豬主要通過攝取飼糧中的能量以維持體溫恒定,進而抵抗寒冷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東北農業大學研究人員嘗試在飼糧中添加豆油以提高飼糧能量水平,減輕寒冷溫度對豬的負面影響,并對其實際應用效果進行評估。與22℃適溫條件飼養相比,生長豬在14 ℃低溫條件下的日增重降低20.0%,日采食量增加了11.1%。通過在飼糧中添加4.17%大豆油將凈能水平從2490kcal/kg提高到2680kcal/kg,發現與飼喂基礎飼糧相比,添加大豆油使生長豬日增重增加18.2%,日采食量降低9.7%;與適溫組相比,日增重和日采食量無顯著差異。此外,低溫誘導了生長豬機體代謝失調,其血液代謝物組成發生了嚴重的移位,多種代謝物上調,這些代謝物涉及多個與脂質代謝相關的通路,主要包括亞麻酸代謝、初級膽汁酸生物合成、類醇激素生物合成、鞘脂類代謝、不飽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鞘脂信號通路和磷脂酶D信號通路。而飼喂高能飼糧后多種代謝物下調,并恢復到與適溫組生長豬代謝狀態一致"。低溫還會誘導腸道菌群結構改變,增加多種與腸道炎癥反應和宿主炎癥性黏膜疾病相關的致病菌豐度,降低多種參與能量代謝和短鏈脂肪酸產生的菌屬豐度,并導致腸絨毛損傷;飼糧補充大豆油后緩解了低溫對腸道菌群的負面影響,使豬腸道菌群組成與適溫組生長豬相似,并增加了腸道中短鏈脂肪酸的水平和短鏈脂肪酸受體的蛋白表達。此外,低溫導致生長豬肝臟過氧化氫水平增加,誘導了肝臟凋亡和鐵死亡,超微結構分析顯示線粒體功能和結構受損,線粒體分裂增加。而補充豆油后超微結構分析顯示,肝臟線粒體形態和結構恢復正常,代謝更加旺盛,線粒體融合增加,氧化應激狀態得到緩解。
亞麻籽油在育肥豬生產中的應用
n-3 PUFA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近年來,人們食用的大部分肉類的PUFA含量較低,且其中n-6 PUFA的含量通常高于n-3 PUFA。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豬肉品類的消費習慣逐漸由肥肉型豬肉轉變為瘦肉型、優質風味型豬肉,并最終發展為追求保健型豬肉的消費習慣。有研究表明,豬不同組織中n-3 PUFA與n-6PUFA的含量能夠隨著飼糧成分改變。亞麻籽脂肪含量為35%-45%,且富含n-3 PUFA中的ALA,是我國的一種重要經濟油料作物。但亞麻籽中同樣含有生氰糖苷、抗吡哆醇因子等抗營養因子,這限制了其在養豬業中的應用。鑒于亞麻籽富含n-3 PUFA的特性,東北農業大學研究人員嘗試利用亞麻籽生產出符合人們消費需求的富n-3 PUFA保健型豬肉。研究結果表明,盡管亞麻籽中含有抗營養因子,但飼喂10%亞麻籽對60kg生長育肥豬的生產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質并沒有顯著負面影響,且能夠顯著降低豬背膘厚度,調控豬胴體脂肪的構成中。此外,飼糧中添加10%亞麻籽能夠顯著降低豬背最長肌、背部脂肪腹部脂肪、肝臟與腎臟中n-6/n-3 PUFA的比值,增加n-3PUFA以及PUFA的比例,其中背最長肌中亞麻酸的提高幅度最大,提高了2.6倍10-12。這表明,飼喂亞麻籽能夠提高豬不同組織中n-3 PUFA的含量,改善組織中脂肪酸的組成,進而生產出富含n-3PUFA的豬肉與豬油。飼糧中添加亞麻籽還能夠增加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濃度,提高豬血清中谷胱甘肽(CSH)和過氧化氫酶(CAT)的活性,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與抗氧化功能。與對照組相比,飼喂10%亞麻籽使豬腹部脂肪中維生素E的含量提高了近4倍促進維生素E在豬腹部脂肪的沉積。
東北農業大學研究人員使用飼喂亞麻籽的豬腹部脂肪煉制成富含n-3 PUFA的豬油,發現飼喂富含n-3 PUFA豬油(添加10%亞麻籽)的大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顯著低于飼喂普通(10%對照組)豬油的大鼠,與不添加油脂組大鼠相比沒有顯著差異(見表3)。富n-3PUFA豬油還能夠提高大鼠心臟和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與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濃度,增強大鼠心臟和肝臟的抗氧化功能。
亞麻籽油在母豬生產中的應用:
母豬的健康狀況和生產力直接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東北農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妊娠后期與哺乳期母豬飼糧中添加3.5%的亞麻籽油與添加3.5%的大豆油相比,顯著提高了仔豬斷奶重與平均日增重:促進了仔豬的生長發育。飼喂亞麻籽油沒有顯著改變母豬產仔數、產活仔數與仔豬初生重等,且對母豬體況沒有顯著影響。飼喂3.5%的亞麻籽油還可以提高母豬初乳和常乳中乳脂的含量,增加母豬乳、血漿及仔豬血漿中n-3 PUFA的比例,降低n-6 PUFA的比例與n-6/-3PUFA的比值,其中初乳中亞麻酸的含量提高了1.2倍,常乳中亞麻酸的含量提高了3.4倍仔豬血漿中亞麻酸的含量則提高了1.8倍。
此外,東北農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給母豬飼喂亞麻籽油還可改變子代仔豬組織中脂肪酸的含量,顯著提高仔豬肝臟、腦、皮脂、背最長肌中n-3 PUFA 的比例,降低n-6/-3 PUFA的比值,且增加仔豬腦中DHA和EPA的含量,促進了仔豬的腦部發育。這表明母豬飼喂亞麻籽油能夠通過母乳提高仔豬組織中PUFA,促進PUFA在仔豬體內沉積。母豬飼糧添加亞麻籽油還能夠降低母豬血漿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促進母豬體內脂肪的合成與代謝,并提高母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與仔豬血漿中IgG、IgA和溶菌酶的含量,增強仔豬的抗病能力u5。母豬飼喂亞麻籽油能夠調節仔豬肝臟中a-生育酚轉移蛋白(α-TTP)、Δ5 去飽和酶(D5D)與 Δ6 去飽和酶(D6D)的mRNA表達,并降低仔豬肝臟中脂肪酸合酶(FAS)的mRNA表達,且過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體-α(PPAR-α)的mRNA表達有增加的趨勢。有研究表明,n-3PUFA與n-6PUFA能夠誘導PPAR-α的表達,進而抑制FAS的活性。
魚油在母豬生產中的應用:
魚油是由魚類及其加工副產物提煉所得的一種具有強烈魚腥氣味的黃色至紅棕色的油狀液體。魚油中富含n-3 PUFA,其主要組成成分是EPA和DHA中。EPA和DHA是母體中胎兒形成及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可經母豬胎盤被仔豬吸收。有研究表明,在豬飼糧中添加8%的魚油能夠顯著提高豬脂肪和肌肉組織中的n-3 PUFA含量。n-3 PUFA是母豬在胎兒形成及產后自身發育所必需的。在妊娠母豬飼糧中添加魚油可以提高乳中n-3 PUFA2,從而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
東北農業大學的研究表明,母豬妊娠前7d開始至哺乳期結束在飼糧中添加魚油有提高后代仔豬斷奶體重和平均日增重的趨勢,并有提高母豬分娩當天以及分娩14d血漿中IgG含量的趨勢,對后代仔豬血漿進行測定,也得到類似的結果。飼糧添加魚油還顯著提高了母豬初乳中IgG和IgA的含量,并有增加分娩當天和分娩21 d母豬血漿中葡萄糖含量的趨勢。魚油改善了母豬初乳脂肪酸的組成,EPA與DHA的含量分別提高了6.7倍與4.9倍。此外,魚油影響仔豬皮質、肝臟與背最長肌中脂肪酸組成,增加仔豬皮脂、肝臟與背最長肌中DHA的含量,降低了仔豬肝臟組織中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SREBP-1)、硬脂酰輔酶A去飽和酶(SCD)和FAS基因的mRNA的表達。飼糧中添加魚油后,仔豬組織中大量的EPA與DHA可以促進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x(PPAR-x)基因的表達,并且通過抑制SREBP-1通路、下調FAS基因的表達,改善機體脂肪酸代謝。
原文:不同脂肪源在豬生產中的作用與應用
作者:石寶明,孫國棟,釗陽.
備注:轉載只為分享,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