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競爭的考慮,中國幾乎所有的飼料產品都在追求高營養指標、高消化率,而營養過剩會造成動物免疫、品質乃至生長下降,提高環境負荷,當然也提高了成本。中國2.2億噸飼料中,有1.5億噸需要依靠進口飼料糧,其中的1億噸來自美國,如果未來不賣給中國怎么辦?所以,提高利用率與開發新蛋白源是飼料行業的核心問題,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我們思考,除飼料(適口性、蛋白含量、氨基酸平衡、消化率、活性物質、抗營養因子等外在因素)外,還有什么內在因素(魚本身)決定飼料蛋白質的沉積潛力?最終發現,mTOR是蛋白質沉積的主要影響因子,其活性受氨基酸、抗營養因子、活性物質等的影響,氨基酸不平衡或缺乏、棉酚、凝集素會抑制mTOR,磷脂酸、活性肽等會激活mTOR;且mTOR也受投飼策略的影響。因此,通過一些策略維持mTOR信號通路的活性來消除抑制因素,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與生長。目前,把一些能激活mTOR信號的物質打包做成Sig-Pep,在水產、畜禽上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應用效果。